8月10日以来,襄阳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大风袭击,导致部分中药材产业受灾严重。21-26日,院经作所所长、高级农艺师刘克钊同志带领中药材课题组成员赴谷城、保康实地调查, 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和恢复生产工作。
在谷城县城关镇老君山村、石龙沟村和冷集镇龙畈村等地方,刘克钊一行看苗圃、下基地、上山林,走访药农药企,现场查看地块,组织药农培训,科学指导救灾。针对一些苗圃地势低洼造成渍水烂苗和病害等问题,指导药农及时深挖扩宽“三沟”排水,起垄补苗,轻喷药剂杀菌;针对大部分林下中药材生长纤细、倒苗和病害等现象,指导公司人员顺山体开沟排除积水,在喷施杀菌剂的同时,适当增加激发植物抗性、调节植物活性的药剂,加入适量白糖、叶面肥和微量元素等,以补充养分、增强光合作用、提升免疫力,尽快恢复中药材生长,降低灾害损失。并赠送当地一些生物有机肥用于生产自救。
在保康县马桥镇中坪村和横溪村,刘克钊一行在镇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的带领下,冒雨分别到海拔为400米、900米和1100米的苍术种植基地,实地查看灾情及灾后药材不同性状表现,并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防治管理技术措施。针对合作社种源基地田边地头蜗牛聚集现象,课题组专家们建议可采取秋冬季深翻田地清理、杂草或柴堆诱集人工杀戮、田间撒施生石灰拦截消杀和特定类型药物防治等措施进行灭杀,降低基数,减轻危害。还赠送当地苍术协会部分生物农药用于病虫害预防,帮助其尽快恢复生产。
(经作所 黄梅芳供稿)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