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记者:张一强)“水稻夺高产,必须过‘三关’。”4月24日上午,在江苏省响水县老舍乡四烈村村部会议室里,该县农林局粮油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顾文亮正在给该村干群讲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村民们目不转睛地聆听着顾专家的辅导。
“第一关为品种选择关。”顾专家介绍了该村在响水县土壤特性和气候条件中所处的位置与特点,引导干群在购买稻种时一定要牢记买中熟中等、生育期在145~152天之间的水稻良种;基肥施好后,土壤必须进行耕翻土地,这样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和秧苗的根系发达。
“基肥撒下后,再放水耕翻土地,万一水多了,肥料不会跟水跑了吗?”50多岁的该村6组村民施春林举手提问。顾专家解释说,我们这里使用的基肥,一般为磷肥。磷肥经水溶解后,在水里的游动半径只有2厘米左右,即不到我们家里使用的老尺的一寸。因此,无论怎么灌水,基肥也不会流失的。
“这第二关呢,就是水稻拔节孕穗时的施肥关。”顾专家在仔细向干群们讲述施肥的时间、数量等注意点之后,特别强调要抓好夺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拔节孕穗肥的追施。
顾专家告诉在场的群众,在追施拔节孕穗肥之前,“剥查”这一环节千万不能忘记。
所谓“剥查”,就是到田间选几株正在孕育稻穗的雏形,剥开所孕的雏穗。看正在孕育稻穗的雏形如果有火柴头大小是追施拔节孕穗肥的最好时机。早了,导致肥料长到秸秆上去,容易产生倒伏;晚了,又形不成大穗,影响结实率,难夺高产。
“第三关为病虫防治关。”在这一点上,顾专家主要讲了穗颈瘟等病害的防治要点。
顾专家丝丝入扣、周到全面的讲解,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听得干群们几乎入了神。
据了解,响水县的水稻栽插面积稳定在33万亩,一般亩产量在550-650公斤之间。如果普及高产栽培技术,每亩增产150公斤是极有可能的。
为了挖掘水稻增产潜力,从4月中旬开始,该县农林局农广校牵头,组织20多位农业专家,采取“整村推进”的方法,深入全县100多个行政村进行粮食高产栽培技术辅导。此举对加大科技传播和粮食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力度、解开粮食高产栽培技术的秘籍,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四烈村“高产稻”解密课结束了,村党支部书记梁开雨站起身像喊口号似的领着大家伙高喊:“村民同志们,专家的课讲得好不好?”
“好!”底下一片回应,“欢迎专家再来我们村讲课!”
接送专家讲课的车子已离开村子很远很远,但梁书记和村民们发自心底的声音仍在我耳边久久萦回……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