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农业信息网讯(赵莉莉 张延朝)自6月下旬以来,在宜城市小河镇辖区内的207国道、随南路两旁,一道亮丽的风景格外引人注目:稻田中央,一台台2米多高的太阳能频振灯挺立,如星罗棋布;夜幕降临时,淡紫色的灯光吸引着无数稻田害虫前赴后继。
近年来,小河镇立足本镇实际,积极推广环保农业。2008年,该镇经过考察论证,在部分村组推广运用太阳能频振灯杀虫技术,以取代传统的药物治虫方式。利用该技术生产的“绿色稻米”上市后,尽管公斤单价比普通大米提高0.5元,但由于少了农药成分而备受客户青睐,供不应求。加之实行订单生产,农民都乐意采用频振灯杀虫。
今年,小河镇又投入1000多万元,将采用频振灯的水稻种植面积,由上年的3000亩扩大到1.5万亩,配置太阳能频振灯300余台套,种植户涉及到全镇10个村的50多个村民小组。
(编辑:管理员)